欧盟对华钢铁紧固件反倾销案

发布时间:2012-05-28 10:40:48
 

欧盟对华钢铁紧固件反倾销案:

  斜铁斜垫铁。根据基本条例第3(5)条之规定,针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紧固件的倾销对于欧盟产业影响的调查包括对在2003年至调查期对整个产业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经济因素和指标的分析。对于欧盟产业状况的分析是针对上述被抽样企业展开的,除产量、产能、产能利用率、销售、市场占有率、雇员情况和生产率,所有数据资料均是针对整个欧盟产业的,并且是由配合调查的欧盟生产商提供的。

  (1)产量、产能、产能利用率。

  从2004年至调查期,涉案产品的需求增长了29%,但欧盟产业的产量在整个调查期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且与2003年相比,欧盟产业的产量仅高出了6%。

  在调查期,产能仅出现了些微增长,这就意味着在调查期产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52%~53%)。一些欧盟进口商认为,有关产能的数据被高估了。例如,假设连续生产(24小时/365天)或是低估了为生产新产品而转换设备所需的时间。但关于生产瓶颈,也就是通常所认为的热处理程序,产能是以220 天中每日3个班次的标准计算的。可用的冷锻机的数量已被证实,并且调整工具以进行下一轮生产(平均在2~12小时)平均所需的时间也已被考虑在可得产能的计算之中。

  (2)库存。

  在调查期,库存减少了5%而产量却增长了7%。这主要与标准类型的紧固件产品在欧盟产业中所占份额的减少有关。但是,考虑到同类产品在欧盟主要采取了订单生产的方式,库存水平不被视为该产品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根据客户信息,由于欧盟产业在特殊紧固件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欧盟产业在调查期的销售数量增长了12%,销售产值增长了21%。

  同时,调查发现,在调查期欧盟市场对不相关买家的平均售价有所提高。这一价格的上涨应该被归因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欧盟产业更加致力于紧固件高端市场(特殊紧固件产品),高端紧固件市场较少受到倾销进口的影响。高质量的紧固件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特殊需要,与标准紧固件不同的是,特殊紧固件的单位售价通常都会很高。因此,销售价格的上涨不但反映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反映了欧盟产业在产品范围上的变动。

  在2003年和2004年销量上升之后,欧盟生产商的销量降低了1%。与此同时,欧盟消费量却增长了29%,这就意味着欧盟产业无法利用欧盟消费量增长的优势。因此,欧盟生产商的市场占有率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降低了24%。如果计算整个调查期(包括2003年),欧盟生产商市场占有率的降幅可能会更大。

  因此,调查发现,欧盟产业无法从欧盟消费量增长所带来的市场成长中受惠,因为原产于中国的倾销产品剥夺了欧盟生产商继续大规模生产标准紧固件产品的机会。

  (3)利润和现金流动。

  欧盟产业销售同类产品的获利水平在整个调查期一直处于波动之中,仅达到一般水平。

  利润在2003年达到最低(2.1%),但此后有所提升,部分是因为欧盟产业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以及转向提供比标准产品能够带来更多收益的高质量紧固件产品。与标准紧固件产品相比,高质量紧固件产品受倾销产品的影响较少。

  应该注意到,在整个调查期,基本稳定的利润状况是与经济周期的市场扩张阶段保持一致的,该阶段开始于2004年,结束于2008年初期。该经济趋势一旦扭转,利润状况很可能会迅速恶化。的确,作为一个行销全球的工业产品,紧固件极易受基本经济形势、尤其是工业生产状况变化的影响。

  同类产品在欧盟销售所形成的现金流动在2005年上升了33%,但在调查期又回复到其最初水平。

  (4)投资、投资回报、增资能力。

  紧固件生产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欧盟产业认为,要应对越来越具挑战性的市场环境,就要实现生产的最优化。为实现这一灵活性,欧盟产业已维持了相当高的投资水平,虽然在调查期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准。上述投资主要用于采购新机械设备以实现生产的最优化。

  在调查期,以净销售额的百分比表示的投资回报在2003年至调查期增长了7个百分点。这可以用如下事实解释:欧盟产业试图在不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前提下发挥现有产能的最大效用。正如调查所显示的,所有被抽样的生产商都发展了一套内部工具资源,使其生产设备可以适应新的客户群(特殊紧固件产品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而订制的)。

  在调查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增资能力出现提高或降低。

  (5)雇员和生产率。

  欧盟产业在2003年至调查期增加了雇员数量。这是出于维持产量及生产更为多样化的复杂产品的需要,生产更为多样化的复杂产品需要工具和机械设备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欧盟产业内的这一战略进程所产生的结果也反映在生产率上,调查期生产率一直保持稳定,尽管其必须适应需要更多人力资源的全新客户层(特殊紧固件产品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而订制的)。

  (6)损害的结果。

  在2003年至调查期,原产于中国的倾销产品的进口量约增长了180%,在调查期达到26%的市场占有率。此外,在调查期,欧盟产业的销售价格受到相关倾销产品实质性压制。在加权平均基础上,削价幅度超过40%。

  在同一时期,虽然欧盟消费量增长了29%,欧盟产业的销量却下降了1%。欧盟产业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了24%,从而无法将全球范围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传递给消费者,最终导致利润率持续走低。

  因此,在调查期,产量并未随着欧盟消费量的增加而同步增加,产能利用率依然非常低,约为50%。这对利润率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因为这使欧盟产业无法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

  根据前述,最终认定欧盟产业受到基本条例第3条规定之下的实质损害。

  本案变现出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在欧盟对华紧固件反倾销案的调查过程中,有20多个案例裁决与世贸组织现行规则相违背,但欧盟委员会仍作出了肯定性裁决,足以显现其贸易保护的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没有原告”的官司。欧盟以保护原告利益为由,未向外透露申诉方的名单,中国企业打了一场“没有原告”的官司;(2)偏袒自己人。在此次欧盟反倾销调查中,欧洲在华独资企业成了唯一受益者,其对欧出口仍旧享受零税率;(3)与中国企业做成本比对的企业仅选择了印度一家高强度紧固件生产商,该厂商向欧盟出口的产品是汽车用高档紧固件产品,而与之比较的却是中国产低档碳钢螺栓;(4)同类产品的问题。欧洲紧固件分销商协会表示,从中国进口的紧固件产品与欧洲本土生产的产品不存在同质性,所涉反倾销产品除极少部分外,其他产品欧洲厂商早已不再大量生产;(5)损害问题。早在2007年12月 21日,欧洲紧固件分销商协会就曾致函欧盟委员会,就欧盟对中国境内紧固件企业反倾销调查提出书面反对意见。欧洲紧固件分销商协会认为中国紧固件出口对欧洲紧固件市场不构成威胁,此举反而将危及欧洲分销商及其员工的利益,给欧盟市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国紧固件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地位以及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特性使得我国产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极易引起贸易摩擦。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国。据海关统计,2008年1~11月,我国金属紧固件累计出口249万吨,价值41.4亿美元。

  欧盟对华紧固件案的示范效应已经显现,仍需时时警惕。在欧盟终裁之后,墨西哥、加拿大、俄罗斯先后对我国紧固件发起贸易救济调查。2009年2月3日,墨西哥经济部正式对我国输墨碳钢螺母发起反倾销调查。2009年4月22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碳钢紧固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2009年5月14日,俄罗斯工业与贸易部正式发布通知,对进口紧固件发起保障措施调查。